LPComment 科技生活雜談

從國祥與Mobile01間的公關災難,看科技媒體與廠商間的互動關係


這幾年身在科技媒體從事編採工作,與大大小小的廠商互動是生活的一部分。最近 Nikon 相機的台灣總代理國祥貿易與台灣 3C 網站龍頭 Mobile01 的糾紛,是台灣科技媒體圈的茶餘飯後的話題。簡單來說,國祥認為 mobile01 評測偏頗,在 FB 粉絲團公開進行批判,甚至無預警抽掉了本來講好的媒體海外採訪機會,因此遭到 mobile01 編輯部封殺。後來,國祥又在 FB 粉絲團指稱 mobile01 沒有 D5 評測是因為根本沒有借產品,動作頻頻且強硬的態度,mobile01 在 5/23 發出聲明,公開一系列電子郵件記錄並描述事情發生的經過,詳見《合作與否是廠商的自由,但媒體尊嚴不容踐踏!》(裡面已經有國祥 FB 截圖,就不另外附了)。因為自己並非當事人,這件事情也還在進行中,就不便評論別人的家務事太多。只是想藉由這個案例,簡單就自己的觀察,聊聊科技媒體與廠商間錯綜複雜的關係。

20160524 更新:國祥貿易發出道歉聲明,承認錯誤

Nikon 台灣總代理國祥貿易與 Mobile01 撕破臉

閒聊科技媒體與廠商間的愛恨情仇(誤)

媒體與科技廠商公關,是魚幫水、水幫魚的互利關係
媒體業務和廠商媒購,是服務業與消費者的關係

媒體與廠商之間的關係並不是 1 對 1,其實是媒體編輯記者、媒體廣告業務、廠商媒體採購、廠商公關 4 個單位的政治角力。

對於媒體來說,與廠商保持良好的互動除了可以確保新資訊與新產品借用不被遺漏,甚至有可能獨家取得新聞內容或未發表產品的搶先實測機會;反過來說,廠商也希望和媒體保持良好的互動,以期能在日後舉辦活動或是宣傳時,能夠多幾則新聞露出。一邊需要產品與消息、另一邊需要新聞曝光,在這部分媒體與廠商基本上是互利共生的關係,但嚴格來說還是比較偏向媒體這邊,畢竟你不提供我消息,資訊那麼多,我可以寫別家的,甚至多寫一些你對手的報導也行;更黑暗下流一點,我天天負面報導寫爆你,自己網站流量不高就貼 PTT 等各大論壇帶風向,雖然很賤,但業界的確還是有人喜歡這樣玩。總之這並不是廠商的公關窗口所樂見的。

簡單版的媒體與廠商的關係大概是這樣

另一方面,媒體畢竟還是營利單位,裡頭的員工要吃飯養家,上頭的長官與股東希望財務報表好看,因此必須賣廣告。這時,媒體的業務就要負責與廠商的媒購代表周旋,希望可以拿到廣告合約,最好還是長期的年約,只要來個幾張大單,這一年就穩了。在這層利益關係上,媒體從傳播業變成了服務業,舉凡幫忙喬廣告版位、安排廣編與專題、幫忙辦活動,盡全力滿足廠商客戶的需求。在這層關係上,廠商成為媒體的衣食父母,很多時候花錢的是老大,廠商說了算。而業務端的壓力有時候也會轉嫁給編輯記者,通常上頭的壓力一下來,基層員工也只能照辦,畢竟吃人嘴軟,若是因為你一篇報導惹得廠商不高興抽廣告,少則數萬、多則數百萬千萬的鈔票就飛了,到時候上頭怪罪下來,月入僅 30~50K 的基層記者實在扛不起,不小心被炒魷魚,回到家裡的老婆孩子的表情一定很難看,最後只好忍辱。

你好大、我好怕。你好小,看三小!
科技媒體與廠商間普遍存在的大小眼

如果我們將公司的規模考慮進去,以上的案例就會有更多變化。像是小媒體想要借產品進行報導,縱使不額外收費,但廠商可能還是完全不屑。畢竟大媒體的傳播效果好,要借產品當然是先借給大的,資源有限之下,這是非常合乎邏輯的判斷。比較好一點廠商事後還會幫你安排,頂多晚一點(或是晚很多點),但也有一些可能根本懶得正眼看你,你去借產品就給你軟釘子,甚至直接打槍的也很正常。反過來說,大媒體流量大、曝光高,通常借什麼有什麼,有時候根本不用開口,廠商就會主動詢問需不需要借產品寫報導,還附帶一堆配件讓你玩,甚至幫你安排高層的獨家專訪。這種狀況下,決定權就在媒體手上了。什麼產品要借?什麼活動要參加?除了看議題或產品的重要性,內容有沒有流量,甚至和廠商公關窗口的交情,都會成為考量的依據。如果廠商公關對於媒體的態度消極甚至不友善,小媒體大概只能上 Facebook 抱怨一下取個暖摸摸鼻子算了;如果得罪大媒體,換來的可能就是一連串負面操作或是封殺行為。

加入公司規模的考慮因素後,廠商與科技媒體間的關係變得更複雜,而這還是非常非常簡化的版本,現實上還有各種人情、公司政策,或是完全沒有理由的考量

接下來看業務。大媒體的業務(尤其是規模最 Top 的那幾家)還算是比較好做的。無論是傳統媒體、電子媒體或是網路媒體,廣告版位的資源都很有限,僧多粥少的情況下,通常都是廠商排隊要上刊,預算太低的小廠商也沒有排隊的資格。如果你不是 Top 媒體的業務就相對辛苦很多。以國內手機業為例,近年來廣告預算節節下滑,廠商下預算的策略有 M 型化的趨勢,一是集中火力投資 Top 媒體,二是分散資源找一堆相對便宜的部落客合作。無論哪一種,都讓中間等級的媒體受到挑戰,降價也不是、不降又不行。每天被錢追著跑,通常對於廠商的要求,能夠溝通斡旋的空間就小很多。

媒體編輯記者、媒體廣告業務、廠商媒體採購、廠商公關 4 個單位政治角力、妥協所造成的各種結果,就是造成目前台灣科技媒體經常被讀者檢討的主要原因。但這個結構性的問題來自於整個產業,甚至於多個產業的環環相扣,並不是檢討少數人或是少數工作流程的調整就能改善。說真的,大道理大家都知道也都會說,但這是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,必須解決,但暫時只能無解。

談談別人的家務事 – 國祥貿易 vs Mobile01
災難級的的公關操作失敗 考驗國祥的救援能力以及 Mobile01 的骨氣

近期 Nikon 台灣代理國祥貿易與台灣 3C 網站龍頭 Mobile01 的糾紛,國祥貿易或許自恃代理 Nikon 單眼領導品牌,認為自己產品的人氣高、Mobile01 不能沒有它,加上過去持續投入廣告預算,「我花錢我最大」的消費者心態,讓國祥無論是取消媒體海外採訪資格或是後續的回應上,表現都相當強勢。平心而論,你覺得自己家的產品評測被寫爛了(先不管那篇評測實際上是否公正,但至少國祥感覺被寫爛了),會很生氣是正常的,但其實這件事情明明從一開始就可以透過公關手法來解決,不必搞到現在沒有台階可下。

在媒體關係的經營上,國祥的這次可說是非常地失敗,主要在於錯估了自己的高度以及對手的規模。以目前的狀況來說,Nikon 對於曝光的需求,或許可能高過於 mobile01 對於廠商預算的依賴,畢竟從首頁版位的劃分來看,3C 或許已經不是 mobile01 的主要廣告收入來源了。

而 Mobile01 的部分,如果真如吉姆林在聲明中所說,其編輯部獨立運作不受業務干擾,那的確值得給 Mobile01 一個掌聲,但也要看看後續這件事情會怎麼收尾,畢竟以 Mobile01 或是任何一個媒體的立場,和廠商撕破臉都是萬不得已的選擇,想要解決這次的紛爭,國祥貿易必須思考如何幫自己找個台階下(一般來說都是花錢消災,但如果 Mobile01 的編輯部真的有很高的自主性,那恐怕這問題也不是錢可以解決),考驗公關窗口的智慧,也可用來檢驗 Mobile01 編輯部的獨立性。

Nikon 台灣總代理國祥貿易公關處置失當,與 Mobile01 鬧翻

基本上 Nikon 將因為國祥貿易在這件事情公關處理上的荒腔走板,而成為最大的受害者。Mobile01 如果後續應對得好,應該不會受傷,頂多就是這陣子拿不到 Nikon 的廣告預算,但甚至有可能因為面對廠商壓迫而展現出的強硬態度,反而幫網站形象加分。要說這件事情最幸運的得利者是誰呢?大概就屬 Nikon 的主要競爭對手 Canon 吧!

以和為貴,和氣生財,家和萬事興。簡單的道理,不是嗎?


延伸閱讀

Exit mobile version